•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微拍文交临沂服务中心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玉虚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玉虚文化

2017年琅琊王氏重阳节祭祖大典在山东临沂孝友祠举行

时间:2017-10-28 21:39:30 作者:临沂民生网

2017年农历九月九日上午十时许,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祠,来自驻地及部分外地王姓族及他姓贤达160余人,共同参与了秋祭大典。

据悉,孝友祠每年春三月初三日和秋九月初九都举行祭祀大典。

大典程序主要有,奏乐鸣炮,致欢迎词,共同背诵王氏家训,来宾代表讲话,敬献三牲,敬献圣水,代表上香,宣读祭文,行三拜九叩大这礼等。据说有人对9月9日祭祀时间提出疑问,可见祭祖大典关注度很高,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之风,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最好的道德教育活动。祭祀先祖,人们自然要怀念先祖德行,尤其是孝圣王祥、友圣王览他们的德行可为万世师表,王世子孙自当重温祖宗留下的训诫,教育子孙做个好人被人称赞为父母增光乃是孝行,不管什么职业尤其是掌权人,最好能多参与这样的活动,看先贤是如何使用权力的,是如何修意养自身的,又是如何做了有益于人民的大善事,美名千古的。王氏家训,乃孝圣元公王祥遗言,千七百多年来子子孙孙都尊从“信、德、孝、悌、让”五字训示。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他姓聪明人,带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行不言之教。

祭文由望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军宝撰写并楷书:

丁酉重陽祭祖文

歲運丁酉,九九重陽,秋祭盛典,由來尚矣。
南仁舊地,孝友祠前,賢達後裔,共祭祖先。
尊宗敬祖,方能愛國,傳承祖訓,教育來者。
孝友書訓,銘典永垂:
追慕先聖,不忘宗祖,琅邪首望,元貞始興。
孝聖元公,臥冰求鯉,廿四孝圖,傳播美名。
臨終遺言,代代遵從:
言行可覆,唯信是崇,推美引過,量德之衡。
揚名顯親,孝事至誠,友于兄弟,怡欣相應。
親戚離德,財居其沖,臨財能讓,家族雙興。
友聖貞公,孝能諫母,貞公之悌,敬愛乃兄,
其兄有難,捨命相從,兄弟情誼,萬世楷行。
乃兄高義,寶刀相贈,為弟受之,不負胞兄,
衣冠蟬聯,奕世之盛。孝友二聖,明帝親封。
文獻公導,社稷功宏,德昭日月,福蔭萬重。
曰王與馬,共有天下,此功之彰,唯我導公
書聖之孝,顯親揚名,功在千秋,利惠萬民。
中華文明,漢字記興,書中之聖,代代傳頌。
中華文明,世世傳承,王氏後裔,仰承書風。
又逢重陽,追慕祖風,登高懷遠,憑弔臨風。
惟德惟賢,景行行止,南仁舊地,朝聖歸宗。
唯德維新,養心修身,言傳身教,宜其家人。
畢恭畢敬,誠奉先聖。
謹以薄饌,敬獻先靈,誠哉敬哉,默祝太平,
過往先靈,伏維尚饗!
                                         

   丁酉重陽 裔孫軍寶叩首敬撰

旧制:每年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地方官(清亡以前是王氏三位博士陪同)与王氏族人在孝友祠祭祀王祥王览。
 
①  《临沂县志》卷四秩祀·教育·宗教·第147页,孝友祠条:“孝友祠在县北三十里孝感河上祠王祥王览旧制每岁季春三日季秋九日祭”(民国沈兆祎等修王景祐等撰民国六年铅本成文出版社印行)

《琅邪王氏文化志》卷二,第44页, 孝友祠条:“明世宗嘉靖皇帝曾为该祠亲书御匾一块,上写“孝友格天”4字,并派钦差大臣亲临孝友祠祭祀,以倡孝悌。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当地官民均在孝友祠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此活动自晋代始,一直延续至中华民国。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三月初三日,主政临沂的范筑先将军在此拜祭时,还于柰园内亲植16棵柰树(即沙果树)。官员来祠拜祭时,须由孝友村王氏世袭的三家博士陪祭。三家博士享受五品官职待遇,其执照批准规格和标准同于曲阜孔府。”

时间短促,水平有限,资料欠缺,目前仅找到此二证,说明孝友祠春秋二祭时间为:农历三月初三日和九月初九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