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新时代
  •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本站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本站资讯

三份莒南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红色档案

时间:2022-06-29 18:29:20 作者:我的信息

    因身处教育工作岗位,经年与一些资深老教师及他们的亲属后人工作、生活在一起,朝昔相处,又常翻阅《莒南县教育志》和《莒南一中校志》等有关教育类志书,深感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们的丰富人生和奉献奋斗精神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那一幅幅褪色的老照片,一页页字迹模糊的人生履历档案表,流传至今的治学治校态度、生活趣事等,常读常新,总是让人感概不已!
       现搜集了郑维民、滕略韬、孙成勋三位莒南县老教育工作者的革命履历表,以原始档案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这些只言片纸,释读他们与我们不一样人生经历,去感受他们一代人艰苦的斗争环境、匮乏的物质生活和丰饶的精神世界。

文武兼备的郑维民

        在《莒南一中志》第一部分概述中,郑维民及其事迹就位列开篇,原文叙述如下:“1952年10月,中共莒南县委、县人委决定在十字路镇东湖划地50亩筹建‘山东省莒南中学’,由时任县文教科科长郑维民负责筹建。11月,学校开始招生。12月下旬,因校舍尚未建成,暂借速成师范的4口教室正式上课,时招4个初中班,学制3年,学生200人。”并配以个人照片。
        又从其外孙、莒南一中教师毛利群处获得了一份他的个人经历档案,郑维民同志的革命简历基本一目了然。

郑维民同志年轻照

郑维民同志个人经历表

      郑维民(1917.03—2008.12),男,现莒南县坊前镇郑家相邸村人。从经历表中的“起止时间”栏看,从上学始到离休止,时间跨度42年,分21个时间段,最短时间是3个月(1938.1-1938.4),最长的则16年(1963.1-1979.3)。前期时间更换频率大,后期较小。
       从第二、三栏“地区或部门、职务”看,有上学、教学、从军、从政、教育管理、支前等军、政、教育多个工作岗位和职务,可谓经历丰富。
        从“证明人”栏看,有抗战时期十字路一带共产党八路军早期军政领导人张子亮、县级领导人徐恒举和南下干部徐亚夫等。
        据毛利群老师回忆,他姥爷郑维民常常念叨的几件事令他印象深刻。
        一是参加张子亮的八路军四支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和剿匪战斗。查地方志书、对照其简历可知,郑维民同志在张子亮直接领导下参加的是“歇官庄剿匪和王家庄子战斗”。关于这两次战斗的情况,《莒南县志》分别做了如下记载:“歇官庄剿匪。1938年7月,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二支队先后在相邸、朱梅、甘霖、环河崖一带驻防。一天,接到群众报告,歇官庄( 今板泉镇) 被一车姓匪首率匪四五十人占据,请求八路军快去解救。二支队一个连在罗积伟司令员和连长李子荣、指导员孔福亭带领下,连夜奔赴歇官庄。土匪见八路军无重型武器,连续两次冲向八路军阵地,被八路军打死打伤十几人。土匪趁天黑逃窜。”
      “王家庄子战斗。1940年1月24日,沈疃据点200多名日军出动‘扫荡’,到达十字路以东赤眉山脚下的王家庄子。国民党五十七军一一一师六六二团闻讯后,立即急行军把敌人包围在村内。莒南县大队在大队长张子亮、副大队长熊化民的带领下,迅速从驻地虎园村出发,跑步赶到,友军协同配合。经过近1天的激战,日军支撑不住,企图从北面突围,县大队指战员奋勇战斗,打得敌人只好缩回村内。乘敌慌乱,友军和县大队一齐杀向村内, 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此次战斗,歼日本侵略军第八混成旅喜早支队200余人,其中生俘敌十余人,日军中队长申中信被击毙,缴获三八野炮1门、枪支弹药大宗,少数逃窜残敌亦被地方武装歼灭。
        战后,县大队与友军举行联欢大会。2月10日,《大众日报》载文称‘这次战斗是两军配合粉碎敌人扫荡的极好模范’。中共五地委军事部通令表扬了莒南县大队。”
       至于郑维民同志在这些战斗中有那些具体战斗细节,志书没有详细记载,他的亲属后人也已表述不清,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二是筹建莒南一中。新中国成立前夕,长期驻扎在老解放区莒南县的山东省、滨海区党政军机关迁到济南等大城市,著名的滨海中学随之迁走,大批干部和人才北上、南下,本来很有人才优势的莒南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时陷入学校稀少、人才匮乏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时任县文教科科长的郑维民同志向上级沂水专署申请成立一所“高中学校”,虽然获得专署和省里的大力支持,但是没有现金,只有下拨的实物,砖、瓦、石头、棒梁、木材等建筑材料。郑维民克服重重困难,使出浑身解数,开工建设、调借教师,当年建设、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白手起家,在短短二个月的时间里创办了一所学校,这样神话般的成就,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还在人们中间流传,建起的苏联式建筑样式的教室门窗和气势恢宏的大礼堂永远留在了一届届学子的记忆深处。

照片背景是莒南一中大礼堂外貌苏式拱形门窗建筑样式

莒南一中大礼堂正门(70年代加固过的)

莒南一中总务处、会计室、校长室那一排红石房子

       三是建设、治理临沭一中。临沭一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县级机构调整变更频繁,长期以来,学校建设和管理落后混乱,1963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在“临沂专区教干班”任主任的郑维民调入临沭一中任副校长,他大刀阔斧整治学校,迅速扭转了混乱局面。
      “文革”开始后,一部分受蒙蔽、不明真相的师生,借“运动”之机“揪斗”郑维民,给他留下了右手食指被打断一截、右耳朵被打聋,头皮留下一块大疤的终生残疾。

后排左四为郑维民同志

       1957年郑维民同志参加国家行政学院第二期培训和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

       时光如梭,郑维民同志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已是繁花如锦,一片欣欣向荣,他为之倾注过巨大精力的莒南一中和临沭一中两处高中学校,70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业已成为高中学校中的佼佼者。

教育世家滕略韬

      滕略韬(1922.4-1994.8),筵宾镇下河村人,初中文化程度。据地方志书介绍,滕略韬长期从事教育领导工作。他勤于理论学习,善于思考,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作风踏实;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选拔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学校领导职务;对学校干部和教师,他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宽厚待人;他秉性耿直,敢于说实话,即使在“左”的错误影响下受到冲击时,也能大胆直言,对自己的问题不上推下卸,对别人的问题实事求是予以揭露。

滕略韬同志年轻照

       在任职于临沂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滕向农提供的其祖父滕略韬的档案材料中,有两份材料特别引人注目,一份是1948年7月滨海行政公署颁发的“退休证明书”,另一份是1981年12月主管部门批复的“离休审批表”。

滕略韬同志的退休证明书

滕略韬同志的离休审批表

       两度“休致”,两度工作,是滕略韬同志人生履历中的一个特别现象,这在文化人才稀缺的当时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滕略韬同志的履历表

滕略韬同志的履历表

       在滕略韬同志的履历表中,还有一点令现代人不好理解的是,在一生学习工作的生涯中,涉及到三十多个工作岗位和学生、农民、工人、教师、行政官员等多个职务与身份,这也是那个“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年代里,公职人员较为普遍的职业现象。在“证明人”一栏中,不乏有党的高级干部,如曾任沭水县长、滨海区行署实业处长、山东省林业厅副厅长的王子虹同志;南下干部,就职浙江的李高斗同志;省级领导姜斌、庄伯方同志;当地县级领导徐恒举同志;莒南一中校长孙筱亭同志。
       据滕向农介绍,滕略韬同志的子辈,有三子滕华增、四子滕华勇夫妇从事教育工作;孙辈有滕向农夫妇、滕向波夫妇、滕向军、腾飞夫妇、滕琪夫妇当老师;重孙辈滕会成当老师,一家四代共14口人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坚守在祖辈奋战的阵地上,标准的一个百年“教育世家”。

基层教育的拓荒者孙成勋

        孙成勋(1931.4—2000.9),莒南县坪上镇大铁牛庙村人,雇农出身,本村人常说,“他一家人是共产党来了之后,才过上好日子的”。少时给地主放牛,被打成手骨错位,1941年共产党八路军解放了这一带地区,其父孙章书担任第一届抗日民主政权村长、党支部副书记,其母任妇救会长,因无名,八路军民运团工作人员为其起名“刘爱”。十几年前播放的反映“沂蒙人民革命史实”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中有一个八路军干部为主人公二儿媳取名“刘爱”的剧情情节,不知是否取材如此,但至少可说明,这段剧情是有现实生活基础的。

孙成勋同志年轻照

据其亲属回忆,整理履历表如下:

       表中的几个“证明人”让人肃然起敬,谷牧、刘导生、葛洪升都是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
       据其亲属回忆,孙成勋同志干了大半辈子教育,建了大半辈子学校,其在教育领域留下的点滴作为,至今仍令人闻之动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的教室基本是废弃的庙宇或地主的房屋,破旧不堪。无课桌板凳,纸笔匮乏。孙成勋同志就游说村干部,发动群众出力出物维修教室,发动师生托“基块”(打土坯)垒课桌,造瓦尺板、石笔写字。土法上马,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那时候,农村普遍贫穷,农民经常缺衣少食,有些男孩到十几岁了,夏天还光着腚上学,无衣物遮挡,实在令人无法目睹。孙成勋就回家动员家属把旧床单、旧衣服裁剪成裤衩子发给那些光腚男孩子穿着遮羞。
      七十年代,坪上中心小学改建,上级无钱物支持,一切靠自力更生。孙成勋率领师生帮助群众搞“三夏”和“秋收”,换取他们出工出物;发动教师劳动,到石塘打石头、到厂子拉水泥,托基块、整操场,发动学生采药、拾草攒钱购置黑板、粉笔、板擦。二个月的操心费力,学校建成了,他一头茂密漆黑的头发变得头秃发白。回家时,家人一时不敢相认。
       对这件事,《莒南县教育志》做了如下记载:“1970年,(坪上小学)学校占地面积增加8亩,扩建校舍36间,17个班,学生700余人。附设2个初中班,学生100人。共有教职工35人”。
       孙成勋在职时,有三次提薪机会,他全部让给了家庭生活困难的老师。后来,涨工资时,他的工资基数低,涨幅就小,工资一直不高。每当家人提及此事时,他常说:“革命年代,头天晚上还在一起的同事,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牺牲了呢?还是失踪了呢?都不敢打听。南下的同事牺牲了那么多。想一想他们,能活着看到今天的太平盛世,已经很满足了。”他的这些话,常令人沉默良久,无言以对。
      三份档案折射出三位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人生道路和思想境界。他们走的是上学、革命救国保家园、然后才是就业工作的人生道路,比我们今天上学、就业的人生途径多了“革命”这个环节,但就是这个环节,他们就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汗水、鲜血、甚至是生命,其中的艰难坎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年代,他们一颗红心永向党,满腔热血干革命,忠诚于党的事业,服务于人民的幸福生活,其境界之纯、之高,亦须仰视才见。

      作者:陈青 编辑:季本臣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