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寻找那些消失的冻肉,记者走访了金平县多个乡镇。在当地,三家村垃圾填埋场盗挖销售走私冻肉的事,几乎人人皆知。但对这些肉如何被运出、运到了哪里、什么人在操纵等问题,则讳莫如深。
记者:挖的那些是什么人?
村民:就是本地村子的。
记者:没有人查吗?
村民:查不过来,太多了。埋(冻肉)的挖(掘)机来了,那些人就钻到下面(坑里)去。
记者:到这种疯狂的地步了?
村民:是了嘛。
有村民告诉记者,这些走私冻肉制品被查获填埋后,会有收货的老板找附近村民来刨坑找肉,每次填埋的冻品少则几十吨,多则三五百吨,需要上百人几天才能挖完,从填埋场挖上来的肉,有专人在路边回收,并运输到其它地方进行销售。
沿着附近县道行驶,在距离三家垃圾填埋场直线距离15公里的金平县铜厂乡。记者在街上的一家冻品零售店,发现了标识不清的冻肉。冻肉包装上只有简单的几个英文字母和数字,没有任何质检合格标识。当地人对于这些冻品的来源显得很谨慎,不愿多说。
记者:挖这些冻品到哪里去卖?
村民:拉到蒙自,昆明那些地方去卖。
记者:有些什么东西?
村民:鸡脚,鸡翅,牛肉那些。
那些深埋在地下数天又被挖出的走私肉,究竟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当地政府回应
5月11日上午,金平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就此事在官网发布通告:
经初步核实,2018年4月28日9时许,金平县打私办根据《云南省打击走私工作中查获无主货物暂行处理办法》等有关政策规定,协调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畜牧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将4月8日至4月12日查获的涉私无主货物冻品牛肉、牛肚、鸡脚等11车共计249吨运至金平县三家垃圾处理厂作无害化填埋销毁。
在此次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共出动挖机1台,水泥罐车2台,工人20余人,挖掘土方100余方。为防止盗挖盗掘,在填埋的冻品混入烧碱并使用混凝土进行覆盖填埋,埋深近5米。销毁填埋工作至28日17时许完成,为巩固处理效果,公安部门安排民警从4月28日起进行24小时全天候值守,至5月1日21时待混凝土凝固后撤离。民警撤离后附近村民撬开已凝固的混凝土,盗挖被填埋的走私冻品。
目前,金平县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此次涉案的相关人员及车辆迅速展开调查处理。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对查获的走私冻品将采取更科学的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以更严厉的措施持续加大对边境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我们将适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公布。
画面触目惊心!
从垃圾场里把肉挖出来,
还卖到市场上,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