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港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全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功能定位,倾力培育新动能,大力实施“3+4”产业培植计划,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优化环境上精准发力、主动作为,全力推动临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突出“三个重点”,聚焦聚力壮大新动能
坚持把上项目、扩投资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培植“三个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向新型、绿色、高端、优质转变。
(一)狠抓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深化招商体制机制。将原6个专业招商局整合为1个投资促进局和冶金新材料、装备智造、绿色化工、新型产业等7个产业发展中心,中心负责人竞聘上岗,实现招商精准化、专业化;强化结果运用,对未能完成年度考核任务的主要负责人不再续聘;对招商实绩突出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突出项目高端高质。新上项目坚持“宁缺毋滥”,通过联审联批,从产业规划、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对新招引项目进行严格评审,特别是亩均投入低于280万元项目严禁进入,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被动“剜到篮子里就是菜”变为主动“提着篮子去选菜”。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围绕拉长冶金等产业链条,积极对接闽源钢铁、华翔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重点招引不锈钢制品、高端铸造件、汽车零部件等深加工项目;发挥玫德庚辰、沂兴炭素等企业信息多、人脉广的优势,以及中国压铸协会、苏州铸造协会等行业协会资源,狠抓以商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1至7月份,新签约年产1300万件汽车零部件、厉家寨田园综合体、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产学院一体化等11个项目,合同利用区外资金129亿元。
(二)狠抓项目建设。筛选确定总投资162亿元的3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成立7个产业专班和营商环境、资源要素、督导考核3条服务保障线,并逐一采取“一个区领导帮扶、一个部门包靠、一抓到底”的推进措施。按照“项目化、清单化”方式推进,列出清单、细化进度,明确责任、定期督导,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确保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30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41.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9%。其中,总投资60亿元的玫德庚辰新材料项目,建设自动化4.0生产工厂,实现造型、浇筑等全过程机器人操作,工艺水平国际领先。该项目一期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7亿,预计10月份可建成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凯隆铝基新材料项目,年产煅后焦80万吨,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全部建成后,可与沂兴炭素项目,在临港区形成200万吨煅后焦产能,成为全国最大煅后焦生产基地。
(三)狠抓产业培植。出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实施“3+4”产业培植计划,即冶金新材料、绿色化工、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海洋经济、文化旅游、农业“新六产”、商贸物流四个新兴产业。一方面,集聚发展主导产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近期,省里确定在临港区域规划建设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为不锈钢产业在临港区集聚发展做大做强带来重大机遇;依托临港有色金属、盛阳金汇、金海汇科技等重点企业,积极建链、补链、强链,着力发展不锈钢制品加工、电子交易,推动产品向终端、价值链高端延伸,努力打造千亿级高端不锈钢产业集群。用好环保、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三个工具”,关闭淘汰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升级壮大一批,狠抓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倒逼“问题企业”转型升级、再生发展;临港绿色化工园区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为三丰新材料、达冠生化等优势化工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突破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彩沟无极鬼谷景区、山尔生态农业观光园分别创建为3A、2A旅游景区;提升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电商等业态深度融合,以金锣绿园农业“新六产”、厉家寨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打造一批跨界融合、功能叠加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拓展农业价值链;培植壮大现代物流业,加强与日照港、岚山港、赣榆港以及铁路部门的对接合作,规划建设临港铁路物流园、“一廊三带”等重点物流项目,推动商贸物流与临港工业联动发展。
二、瞄准“三个方向”,精准施策提升旧动能
临港区通过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整合重组、产业链延伸,实现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重新焕发生机。
(一)技改投资质量提升。聚焦技改创新,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依托现有骨干企业,策划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高、市场份额高的“三高”项目。年初筛选重点技改项目19个,其中,景耀玻璃二期、三丰新材料、有色金属技改等5个项目被列入全市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现已完成技改投资3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4%。景耀玻璃集团投资7.8亿元,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建设轻量化瓶生产研发基地和码垛包装生产线,生产工艺国际领先,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可达12亿支,成为亚洲最大轻量化啤酒瓶生产基地。临沂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1300万件汽车零部件项目,生产汽车刹车盘、轮毂、制动鼓等产品,建成后可成为立足鲁南、辐射全国的精密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木业产业,针对企业技术含量低、产品层次低、亩均产出低等问题,加快实施木业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立晨木业、鹤洋木业等骨干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品牌提升、产业链整合工程,培育壮大高端家具、高端板材、高端建筑构件等优势产品。引导木业企业做好品牌战略规划和发展规划,参加名牌认定和驰(著)名商标评审,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行业竞争力,着力打造江北木材加工贸易科技示范园区。清理整治石材产业,狠抓锯泥处置、雨污分流、噪声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坚决淘汰石材产业落后产能,对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集中整顿验收。
(三)落后企业淘汰出清。将挖潜闲置要素资源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成立项目退出服务中心,组建专班,采取协商清退、并购重组等办法,逐一分类处置48个停滞项目,实现“腾笼换鸟”,动能释放。其中,针对孔雀香精香料等不符合规划的项目,积极与项目投资方协商,按照法律规定解除合同;针对亿晨镍基新材料等具备重组条件的项目,主动牵线搭桥,加强与强企合作,盘活闲置资源;针对鸿亿生物等因债权纠纷被查封的项目,积极与法院沟通对接,加快处置进度。目前,已与11个项目解除合同,腾让建设用地近千亩。
三、扭住“三大关键”,改革创新激发新动力
改革创新是引领开发区新旧动能转换的第一动力。临港区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激发改革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临港办事最省事”营商环境,真正做到“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划转审批事项96项,现已进驻审批事项58项,服务企业更加便捷、高效。对联审联批通过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项目审批办理时间。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推进模式再造、标准支撑、定点突破、信息保障、专项整治五大行动20项专项工作,全面实行“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体代办、一次办好”的“五个一”政务服务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制定《临港区体制机制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实行“扁平化”管理和岗位薪酬管理,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释放体制机制改革动能。目前,已将全区44个区直部门合并为16个。强化督查落实,建立闭环式督查机制,对督查事项,按周、月、季度、半年节点分类确定督考频次,及时亮成绩、晒问题、兑奖惩;对重点项目考核,列出清单、倒排进度、倒追责任,确保考核到人、到时、到标准。对上半年考核成绩靠后的3个单位予以黄牌警告,并公开曝光。
(二)激发创新动力。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活力、实力。景耀玻璃集团和临港好例众创空间分别成功创建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众创空间;新增景耀玻璃、达冠生化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争创金典坚果、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2个市级研发中心。成功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8项,争创大樱桃、蓝莓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落实科技创新奖励扶持制度,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71.12万元。
(三)激发开放潜力。引导支持域潇钛业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海外产业开发;积极引进年产30万吨增强剂等外资项目,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层次,进一步增强经济外向度。按照“龙头示范、产业培育”总体思路,积极培植壮大外贸进出口企业,支持金典坚果、立晨木业、万凯家居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争创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大帮扶力度,推动长青化工、沂兴炭素等企业获取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加大外经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景耀玻璃集团、临港有色金属、达冠生化科技等10家企业,先后引进利用国际先进技术20余项,在同行业中保持了技术、产品、规模领先。
四、强化“三个保障”,夯实发展基础新合力
(一)强化人才保障。着眼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研发机构进驻临港,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培育新旧动能转换核心竞争力。上半年,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其中B类创业人才3人,B类创新人才2人。落实“人才强区”战略,实施人才引进突破工程、企业家发展领航工程、本土人才储备工程,聚焦“3+4”产业培植亟需人才,出台人才引进“黄金20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支持经费、创业扶持资金、人才津贴和住房保障等优惠政策,特别是对顶尖人才、团队和项目,区财政最高给予5000万元综合资助。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为各类人才提供“保姆式”“一条龙”服务。对高端紧缺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通过“柔性”方式引才、用才。
(二)强化要素保障。新建道路8条、16.1公里,敷设给水管网19公里;4万吨工业供水厂和2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运营。强化资金保障,设立4000万元的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对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保障项目用地,解决项目用地需求443亩;集约节约用地,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今年完成6个村搬迁入住社区,节余土地1000余亩。
(三)强化民生保障。坚持产城融合、产城共建,今年重点实施十大民生工程、50件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1-7月份,完成民生投资3.1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1%。其中,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区人民医院和集医疗、养护、康复、托管、救助为一体的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年底投入使用;完成104栋33.5万平方米社区楼房续建工程,可安置群众6000余户。通过市场化运作,投资3.8亿元建设清洁供暖工程,年内可实现200万平方米还建社区的清洁供暖,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系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