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微拍文交临沂服务中心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玉虚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玉虚文化

只见“茶”不见“道”

时间:2017-04-28 17:45:56 作者:临沂民生网

《茶经》中关于烹茶器“风炉”的论述,则可以说彻底“暴露”了其道门身份:“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

至于茶道大盛的宋一代,茶与道家的关系也至为紧密,长达四十八韵的《茶歌》即出自金丹南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白玉蟾祖师手笔,而北宗全真七子之首的马钰,也有“黄芽瑞草出幽微, 别是一番香美”的论茶金句。我们现在知道宋代的茶道,实际上奠定了后世禅茶的基础,也直接影响了日本茶道直到如今。而集宋人茶道大成的《大观茶论》,其作者,抑或是编纂者——赵佶,却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道君皇帝”。

著名神仙丹丘子修炼的法门之一,就是饮茶。这其实并不奇怪,一方面茶叶自有其滋养功效,另一方面名茶大部分出自环境良好的云山雾绕之所,与道家修炼所寻的“洞天福地”,在地理上天然的不谋而合,也就为修道人士采茶提供了方便。而古代高道往往精于草药的炮制,这也能够为制茶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持,两者是相得益彰的。
只见“茶”不见“道”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如今除了“茶道”这个词,基本上看不到道家的影子呢?《周易·系辞上》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为什么叫“茶道”而不叫“茶佛”或者“茶禅”,语义学上已然无从考证。然而茶与道家是否有关系,想必是有的。《神农本草经》里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算是茶之为用的起源,与服食相关,这是早期道家所追求的东西,而至今奉祀神农氏的宗教,也只有道教一家而已。

先民饮茶,是作为灵药来运用的,如“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至于晚唐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可以说把道家饮茶的形象,勾勒得细致入微:“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洞花入林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乌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东晋葛洪在《抱朴子》记述:“ 盖竹山(天台山)有仙翁茶圃, 旧传葛玄植茗于此。”而茶圣陆羽,虽长于佛寺,然而其自号东冈子、竟陵子,浑似道门中人。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