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
4月12日下午,眼看就要到交班时间,伴着一阵由远而近的120救护车的鸣笛,"快!快……"伴随着急促的说话声和一片纷乱的脚步声,急诊外科诊室里送来了一位颈部受刀伤患者。这是一位7旬左右的老人,脖颈上赫然插着一把长刀,仅剩余1寸刀身及刀柄在外,伤口处的斑斑血迹让人触目惊心!
面对如此危急状况,当日值班的医生刘省臣立即上前,经观察,患者神智尚清,反应迟缓,呼吸衰竭,他迅速安排患者送往抢救室并给予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同时开辟静脉通道,待老人体征平稳后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医务人员在家属的哭泣声中了解到,这位老人由某县人民医院转至临沂市人民医院,现距离事发已有8个多小时,“考虑患者年长体弱,伤口较深且时间较长,情况非常复杂和危急,”接诊医师根据急诊流程立即上报医务部,第一时间启动急诊绿色通道。
刀体清晰可见,几乎全部插入身体。
检查显示,刀是在脖颈中间,自上向下倾斜用力插入,伤口周围皮肤肿胀,有较多出血,左侧胸廓压痛,左肺呼吸音低,右下肢外旋活动受限,肌肉萎缩。 CT显示金属刀样异物颈部、上纵隔、左侧胸腔至左胸后壁,与颈部血管、主动脉弓关系密切(紧贴主动脉弓后上缘),刀体已刺破气管和食管斜插入左侧后纵膈,情况十分危急!
CT检查结果显示。
时间就是生命,在为老人做检查的同时,急诊抢救室的另一边,医务部、门急诊管理部迅速组织耳鼻咽喉科、胸外科、急诊外科、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联合会诊确定治疗方案,专家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多方面综合考虑、详细部署,具体到每个细节。确定方案后,立即行动,耳鼻咽喉科李钦主任、胸外科杨朋主任、心外科张秀辉主任、麻醉科李希明主任术中充分沟通、相互配合,紧急联合进行“气管切开术+气管修补术+食管修补术”,经过惊心动魄的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晚上十点手术成功结束,刀深几乎伤及入肺的老人终于转危为安!
患者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监护治疗下,患者稳定病情已转当地医院康复治疗。
在最近李钦主任与患者的随访中了解到,老人康复情况良好,电话中,老人及其家人激动地对李钦主任连连表示感激、并让李钦转达他们对其他参与抢救的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激感恩之情,声称是临沂市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把命悬一线的老人从死神手中救回,拯救了他们家……
医者仁心,一直都是。只要穿上那一袭白衣,只要有一分的希望,他们就会用尽十分的努力,拯救每一个生命!回忆事发当天晚上,几位主任结束手术、安顿好患者后,已是接近零点了,天空下着濛濛细雨,而几位主任为了抢救患者晚餐都没来得及吃,直到患者脱离危险,才在深夜的细雨中踏上回家的路。
诗人说“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医护人员来说,选择了这个神圣的职业,便意味着救死扶伤,意味着付出和奉献,这次高龄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也充分体现了临沂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与综合救治水平、及重大手术后病人的监护诊疗水平,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医学科”的一体化运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为危重患者的急救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抢救平台和更大限度的生命支持。(通讯员 杨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