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微拍文交临沂服务中心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临沂经济

您的位置:首页> 临沂经济

聚焦精准 砥砺奋进 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8-09-25 20:01:43 作者:临沂民生网

郯城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689户、23918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25个。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部署,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全面脱贫“一个目标”,强化产业、就业、电商、金融、健康、光伏、兜底脱贫“七项措施”,建立动态管理、跟踪帮扶、考核问责“三项机制”,2017年底顺利实现2.36万贫困人口和2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一、明确一个目标,举全县之力抓脱贫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的首要政治任务,从实际出发,围绕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研究确立了以扶贫开发为总抓手,统领全县“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环境改善、农业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增强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中共郯城县委、郯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明确了2016、2017年集中攻坚,2018年兜底基本完成的任务目标。县发改、经信、财政、科技、农业等25个行业部门配套出台了25份行业扶贫方案,形成了“1+25”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了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压实各级责任。逐级建立责任清单、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行业部门、乡镇街道、村支“两委”和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的担子,形成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建立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百强企业包村、乡镇干部包户制度,确保所有贫困村、脱贫对象帮扶全覆盖和结对帮扶、社会参与帮扶全覆盖。为克服“一脱了之”、脱后失管以及部门单位、帮扶人员存在“松口气”的思想,县级领导以上率下,深入基层,直面问题,把压力和责任逐级传导下去。同时,积极推动涉农资金整合,近三年共整合涉农扶贫资金4.07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193个,惠及贫困人口2.4万人,农村基础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等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典型引领和教育培训,突出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和扶贫政策宣传,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增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破除“等、靠、要”思想,主动发展生产、务工经商,推动“输血”脱贫向“造血”脱贫转变,全面激发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郯城街道埝里村贫困户李付从,2000年6月份在自家平房晒麦子时不慎摔落,导致腿残二级,其妻子一人打零工的收入仅够支付家用及孩子上学费用,家庭条件每况愈下。2015年底,郯城街道埝里村在省派第一书记的争取下,建起10个蔬菜大棚,有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李付丛参与了大棚的种植管理,2016年蔬菜大棚实现收益4万元,村集体按照约定给予李付从管理及务工等费用2万元,仅此一项,李付从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就近6700元,顺利实现脱贫。

 

三是凝聚社会合力。深入开展“企业扶、干部帮、富户带”精准扶贫、经济能人“一对一”帮扶、脱贫志愿者服务等行动计划,引导“两代表一委员”、民营企业、经济能人、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发动103家企业提供虚拟岗位1076个,援建扶贫车间8个;县级领导带头帮包贫困户,每人拿出2000元帮扶贫困户,同时积极帮助寻找脱贫路径,实现“输血+造血”式扶贫。县乡机关干部(不含教育、卫生一线人员)每10人左右帮扶一户,全县共捐助资金110余万元,帮扶贫困户1700户。

 

二、强化七项措施,用精准之策促脱贫

一是精准推进产业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紧扣“村村有产业兴业、户户有产业增收”目标,长短结合,靶向施策,全力做强精准脱贫产业支撑。三年来,共利用专项扶贫资金1.07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113个,覆盖全县15个乡镇110个行政村(社区),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5万人,人均增收950元以上。重点打造了鲁地天沐温泉、马头古镇小吃一条街、艾肯·美栗世界、采莲湖田园综合体等旅游项目,通过股权收益分红、租金分配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2700人。如庙山镇近两年来使用村级产业项目资金购买打捆机等农机具,承包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收割、打捆、耕种,目前11个农机合作社覆盖贫困户779户、2138人,每年为贫困户解决80万元的负担,平均每户节省耕收费用1000元左右;在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机耕机收的同时,合作社每年上缴贫困村4万元,村集体留下1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其余3万元全部分给本村重病、肢体残疾、智障等特困户,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二是精准推进电商扶贫。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通过免费电商培训、扶贫金融贷款支持等措施,将贫困户融入电商发展产业链。一是完善电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了庙山柳编电商产业园、红花中国结电商产业园和马头淘宝村等电商扶贫基地3个,累计帮扶贫困群众2000余人。借助“千家电商帮村”计划,稳步推进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建设,现已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点126个,其中20个建在贫困村。二是加强电商扶贫培训。设立70万元电商扶贫专项资金,以贫困户为重点,针对不同层次贫困人群设立了电商初级、中级、高级班和扶贫助贫班,免费培训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技巧和网购操作技能,结合各地实际灵活设立中国结、杞柳等专业班,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7期,培训电商人员3000余人次,帮助学员成功开通网店500余个,已有57人成为农村电商业务骨干,户均年增收8万元左右。三是健全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立由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组成的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为电商企业和贫困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创业指导和平台对接、营销推广、孵化支持等综合性服务,建成庙山镇薛东柳编、红花镇巧艺电子等市级电商扶贫示范基地5个。积极引进采莲湖、淘金时代、京东等企业进驻我县,助推电商扶贫工作开展,目前京东在我县100多个村建设了“京小店”,其中12个位于贫困村,定期开展京东店铺经营培训,帮助农民销售货物,同时聘用115名贫困群众参与协助“京小店”运营管理,人均月收入2300元。

 

三是精准推进金融扶贫。制订出台了《郯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郯城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县财政设立4000万元小额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截至目前,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1亿元,通过项目带动、设立虚拟岗位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4800余人,每人每年实现增收2000元。其中,发放鲁地天沐温泉的1.2亿元小额扶贫贷款,帮扶贫困群众2400人,为每人带来2000元以上的现金收入。御园家庭农场使用富民生产贷300万元,建成高标准全自动冬暖式日光大棚20个,为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设置虚拟岗位180个,连续两年给每个贫困户发放现金2000元,并为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累计帮助全镇200余户600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四是精准推进就业扶贫。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扶贫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以务工、折资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参与企业收益,让贫困户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近年来,依托草柳编、中国结、木镟玩具、服装加工、铁艺、乐器等特色产业,以高大制帽、博林工艺、益匹马食品等320家传统手工艺小微企业为载体,大力推行“企业+分厂+代加工点+贫困户”扶贫模式,开展总厂吸纳就业、进村设厂带动就业、送料加工居家就业,累计带动脱贫1200人。

 

五是精准推进光伏扶贫。全力推进总投资6.03亿元、占地2000亩的红花镇80兆瓦落地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光伏电站10兆瓦,已于2018年6月份并网发电,对接帮扶贫困群众340人,人均年收益3000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为2700名贫困群众带来每人每年3000元、长达20年的收益。

 

六是精准推进医疗健康扶贫。投入财政资金455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购买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扶贫特惠保险,其中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不设起付线,一个医疗年度内封顶线45万元,原则上个人累计负担费用低于医疗总费用的10%,逐步实现就医零支出。开展护理人员帮扶“三无人员”行动,全县176名“三无人员”与护理人员结成帮扶对子,签订护理协议,由护理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每月给护理人员发放补助300元,有效提高了“三无人员”的生活质量。

 

七是精准推进兜底扶贫。为更好的掌握贫困群众家庭状况,讲好扶贫政策,完善精准扶贫包内容,推动帮扶干部接地气、访民情、惠民生、解民忧,县财政拿出600万元,连续两年开展冬季送温暖大走访活动,动员全县帮扶干部为享受政策的贫困户送去300元生活用品。统筹省、市、县资金,去年为83户贫困户D级危房实施改造,每户改造资金33500元,基本解决了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全部费用;今年通过全面摸排,又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54户,全县贫困人口的住房保障率稳定保持在100%。

 

三、建立三项机制,以制度保障助脱贫

一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大数据比对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五优先”纳入标准和“20不评”清退条件,动态更新贫困人口信息数据。严格落实“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存疑结果进行村、户二次评议,确保准确无误;对已脱贫人口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经核查达不到脱贫标准或脱贫不稳定的,全部返贫继续帮扶;县扶贫办负责加强数据比对、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高数据信息的精准度,减少的及时标注,返贫的及时纳入,脱贫的及时退出,确保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精准退出。

 

二是建立跟踪帮扶机制。对脱贫群众,不脱帮扶政策、不解除帮扶责任人。完善县乡两级返贫台账,卫计、民政、教育等同步跟进,及时落实救助措施。2017年在所有重点村完成“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工程建设,计划利用2-3年时间,实现所有插花型贫困村全面完成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村增收、户脱贫”基础。

 

三是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将脱贫攻坚纳入大督查范围和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坚持每月一次调度通报,半年一次效能督查,年终综合考核制度,强化督导巡查和问效追责,奖优罚劣,对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的单位和个人,在选人用人和评先树优时重点考虑;对影响全县脱贫工作的严肃问责,倒逼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下一步,郯城县的脱贫攻坚工作重心将由贫困人口和重点村的脱贫退出向巩固提升转变,我们将继续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脱贫攻坚提供财力支撑;依托“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工作,坚持脱贫攻坚与村集体增收相结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着力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帮助25个贫困村和2.4万名贫困群众“摘穷帽、拔穷根”,实现持续稳定脱贫,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小康社会。(作者系中共郯城县委书记)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