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新时代
  •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玉虚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玉虚文化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第三十七章

时间:2020-11-17 14:59:41 作者:临沂民生网

《遥想当年老子讲道》系列:37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资料图)

讲道地点:古楼观说经台

讲道内容:《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讲道方式:(被动性地)答问

听道人员:尹喜及其他好道者

请看《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经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一日,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尹喜高兴地搀扶老子前往说经处……

尹喜深信老子所讲无为之道,将利国利民,因此他再三恳请老子给他讲一讲。

于是,老子对尹喜等人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 “无为”,而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有人听后不太明白,起身向老子求教:“圣人慈悲!晚辈今日第一次来楼观听您讲道,不太明白,请您赐教!”

老子先示意这位听众坐下,然后将目光转向尹喜……

尹喜明白用意,立刻向老子拱手后回答说:“圣人慈悲!根据您以前所讲,弟子是这样理解的……”

老子点头后,接着说道:“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侯王如果能够坚持遵守自然无为之“道”,那么万事万物就会按照固有的客观规律自然而然地运动变化。

尹喜等人听后,频频点头……

老子继续说道:“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倘若万物中的人在自我化育中而贪欲萌发,我将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它。用“道”的真朴之性(作为教化内容)来抑制贪欲,人们便将不会萌发贪欲(而重新回复到“自化”的状态)。

尹喜等人听后,诚恳的点着头……

最后,老子说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人们不萌发贪欲以使心灵清静,这样天下就将会自然而然地安定太平。

尹喜等人听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昐望天下太平……

各位:本章老子重申其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无为而治”,并指出“无为而无不为”。在“无为而治”的过程中,如果人们萌发贪欲而妄为,就用“道”的质朴之性去教化,以使之心灵清静,从而达到天下自定的境界。一言以弊之,“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

各位:该章的关键词——“无为而无不为”与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遥相呼应。特别有意思的是本章以“无为”开头,以“天下将自定”结局。其中,亦解决了执政者所担忧的问题,即百姓“欲作”怎么办?治理的办法是“镇之以无名之朴”,而不是镇之以刑。这也表明了老子以“道”化人、以“道”服人的思想。以“道”化人、以“道”服人这一作法用于“人民内部矛盾”上是十分英明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各位:东航在前面讲过,《道德经》每一章都在论“道”,其“德”蕴含其中。何谓“德”?其中有一个含义,就是指“道”的特性。“道”的特性就是“德”。在本章,老子再次论述了道的“无为”特性,此即“道”之“德”。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的观念来解释“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说“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是“道”的本性,“无不为”是“道”的作用。老子指出作为宇宙本原的“道”,在产生宇宙万物的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因此说“道”是“无为”的。但从其产生宇宙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是由“道”所化生,因此又说“道”是“无不为”的。此外,“无为”还有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无个人目的(或无私心)而为。譬如,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章、51章)。正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教人“处无为之事”(2章),即法“道”无为,并将“无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准则。

东航感赋:

道常无为如效法,

世间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以朴镇,

不欲致静定天下。

(作者周高德道长,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