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新时代
  • 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公益慈善

您的位置:首页> 公益慈善

李明一位九零后残疾人的成功之路

时间:2023-10-28 21:17:40 作者:临沂民生网

微信图片_20231028204754.jpg

李明的诞生,是父母最幸福的事情,同时也给父母带来了一定的负担。1995年9月,李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5岁,被确诊为痉挛性脑瘫。这对全家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无数个夜晚,父母默默流泪,叹气不止,但次日醒来依然要微笑着面对单纯的儿子。

此后,父母带着李明踏上了漫长的寻医问药治疗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不能让病魔影响儿子的人生。为了能让儿子生活自理,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愿意。为此,他们多方打听,南上北下,辗转多家康复机构。


康复治疗之路,不仅漫长而且道路弯弯。吃亏上当、被欺骗是常有的事。每当回想起这些,李明父亲的脸上写满无奈。

不过,幸好,好人有好报,一心向善的他让儿子完成了康复训练,最终让生命呈现另一番精彩。儿子是他的骄傲,他以儿子倍感自豪。


李明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坚持外,关键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行业内的人都知道,康复训练需要承受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煎熬,很多人放弃了。但李明以惊人的毅力经受住刻苦的训练,完成康复。


“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抛弃、不放弃才有我的今天”,李明对记者说。


人们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 ,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在李明这里,通过父母及他个人的努力,不仅是打开了一扇窗,而是打开了另外一扇门,一扇爱心之门。但打开这扇门背后的辛酸、泪水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到的,只有李明以及家里人清楚,这需要不断的坚持、极大的勇气以及无限的付出。



李明接受了出生后的自己,但他不接受被病魔一直缠绕的命运,所以一直咬紧牙关,无论前方路有多么艰难,他依然执着前行。一路荆棘一路歌,最终收获惊喜。


父亲经常告诉他,“天生我才必有用”,任何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自己。长大之后的他也渐渐明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过程,当然这一切需要足够的勇气。拥有了勇气,就会在拼搏中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妈妈经常给他讲李白铁杵磨成针以及居里夫人的故事,这些励志故事一定程度上激励着李明,这也成了他每次在康复训练之路上坚持下去的动力。


谁都知道,脑瘫康复训练不是几次、几天就能见成效,必须持之以恒,长年累月的坚持。这种坚持不仅枯燥无味,而且相当艰苦,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在康复训练上,很多患者半途而废,导致终生遗憾。但李明选择了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总会眷顾那些努力的人。不认命敢于拼命的李明,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给李明治疗的这几年里,父母经常告诉他,先做人再做事。要求他勤励自强、感恩、包容、谦虚、真诚、尊重他人、不骄不躁,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也就是说,父母早已给他种下了爱的种子。


待李明康复后,这颗爱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加上周围阳光雨露的滋养,更是茁壮成长。作为过来人,李明深知残障患者对康复的迫切需求,也能深切体会到找不到合适的康复机构时家人的那份焦急。于是,他决定尽自己全力,用爱为沂蒙瘫痪康复患者搭建一个康复交流平台,让更多残障患者笑着走出阴霾,重塑自信。


说到做到。自2016年开始,李明一直奋战在免费为残障患者提供线上交流咨询服务的路上,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在沟通交流中,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鼓励他们不认命、不服输。


李明是一位坚强无畏的残疾人工程师。他在年幼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很多,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和追求。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


李明的残疾并没有成为他追求事业的障碍,他使用嘴巴和脚趾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的动作。他设计了一套专属的电脑操作系统,通过头部和脚趾控制光标来进行工作。他还发明了一种智能轮椅,可以通过眼神控制移动和进行其他操作。


除了在工程领域取得的成就,李明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他与多家机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设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他还通过自己的经历,鼓舞和帮助其他残疾人,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李明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残疾人也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力量。


附:


个人简历


临沂市好运之家康复平台发起人


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


临沂市康复医学会会员


临沂市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会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会员


临沂市慈善总会志愿者


临沂市兰山区民间中医交流协会理事


沂蒙网运营中心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