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专业的医疗护理,洗头洗澡、给老人翻身、清理大小便等老人的一切生活事宜在孟祥香这一样重要
原标题:十年如一日护理老人的临沂孟祥香:用爱心温暖人心
在临沂河东区九曲护理院,33岁的孟祥香是这里的护士长。面对一群平均年龄在80岁的老年患者,照顾他们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就是天大的事,面对每天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她细致周到地照顾着每一位老人。她是同事眼中雷厉风行、工作一丝不苟的“女汉子”,更是老人眼中的“贴心闺女”。在护理一线已经工作十年的她,坚守着护理初心,用恒心、耐心和爱心温暖着老人心。
主动请缨照顾老年患者
任务重、风险多,她迎难而上
近日,记者来到河东区九曲护理院。这里一共入住了近140位老人,入住老人的平均年龄接近80岁。33岁的孟祥香是九曲护理院的护士长。2017年7月,河东区九曲护理院正式运行,作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需要从河东区城区医院调派护理人员到护理院,当时正在城区医院工作的孟祥香二话没说主动请缨来到护理院。“虽然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现实情况却远远超出想象。”孟祥香说。入住老人平均年龄接近80岁,其中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残疾的、精神障碍患者等占了不小比重。
在孟祥香看来,护理院老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所以随时都要紧绷着一根弦。“老年人身体条件比较特殊,我们就要密切观察,随时留意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孟祥香说,这是工作也是责任。
“医养结合在我们这儿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护理上的规章制度该如何根据实际进行完善,卫生、保洁等,很多事都需要我们去摸索完善。”孟祥香说。作为护士长的她肩上的担子更重,压力自然也更大。加班加点完善各项护理工作,主动去熟悉每位老人,和他们谈心、聊天,慢慢地,孟祥香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理清了工作思路,护理院的护理工作很快进入正轨。
除了专业的医疗护理,洗头洗澡、给老人翻身、清理大小便等老人的一切生活事宜在孟祥香这一样重要
老人吃喝拉撒睡全包
工作不像护士更像护理员
“奶奶,今天感觉怎么样了,好点了没”、“大爷,我给您剪剪脚趾甲”、“我看看牙龈怎么出血了,您别急,我给你叫大夫过来看看”……每天9点之前,全部查房完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孟祥香就开始在两座楼挨个房间“转悠”,每遇到老人就会停下来闲聊几句。一直到中午12点,老人们都吃完饭后才是孟祥香和同事们的吃饭时间。花十几分钟简单吃个午饭,没有休息,便又继续“转悠”,只是这种转悠,不是闲逛,而是要随时随地地干活、关注老人的需求。喂饭、洗头洗脸洗澡、给老人翻身、清理大小便、剪指甲、整理房间卫生……遇到老人需要啥就赶紧帮他们完成,这种状态要一直持续到下午下班。虽然除了护士,护理院同时配备了专门的护理员照看老人,但在这里,除了专业的护理工作,老人的吃喝拉撒睡等一切有关的事都要义不容辞地去做,护士和护理员的工作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界限。
去年9月,护理院入住了一位91岁患有颅脑疾病后遗症的老老太太,入院时还带着气管切开套管和胃管,意识模糊,状态很差。入住护理院后,孟祥香带领护理人员悉心照料,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老太太按照各项指征能拔除气管套管,拔管后,她带着老人适时进行洼田饮水测试,再慢慢过渡到吞糊测试,通过不断尝试,老人终于可以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每天查房时,孟祥香都会教老人开口讲话、帮老人做肢体按摩。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照料,老人情况不断改善,然而却因突然出现的又一次疾病复发离世。这让孟祥香很难过,“看到有老人离开,心里很不好受,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给予他们最温暖的呵护。”
“有些老人也会因为一些疾病的原因经常骂人,对着我们开口就骂,我们的工作作风就是不管老人说多么难听的话,都不能影响我们的工作质量。”孟祥香笑着说,在她看来,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问候,都是对患者最大的帮助。
这是有爱的工作
更是不悔的选择
“小孟,一会你再给我洗个头。”在楼上查房时,65岁的张善德遇到孟祥香高兴地说想让她给洗个头,孟祥香赶紧忙完手上工作,就拿着洗发用品带着张善德去洗头。“我前段时间不小心把手弄伤了,最近都是小孟给我洗头,这孩子对我们可是好得很。”
“在我们这儿,她就像个‘女汉子’,办事雷厉风行,处理各种突发问题都能做到细致周到。”同事吴强说起孟祥香满是称赞,“把老人当作自己的父母看待,对任何一位老人都很上心。”今年是孟祥香从事护理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她坦言,以前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如今从事老年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没有一份爱心的话就不能待在这儿。”
今年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日子,孟祥香都是在护理院和老人们一起度过的。选择这份工作,所有的节假日对她来说都是工作日。遇到老人有突发情况时半夜也会被叫回护理院,“知需知情知心,如亲如故如家”,孟祥香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自己就要尽最大努力给每一位老年人最贴心的服务。老年人护理工作平淡而琐碎,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最大的动力,而她也会坚守好这份工作。
沂蒙晚报记者 高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