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拍文交临沂服务中心
  • 微拍文交临沂服务中心
  • 寻茶组内容
  • 临沂市人民政府
  • 易互赢
  • 符箓协会

房产家居

您的位置:首页> 房产家居

临沂老党员丁元柱:一心向党90载 无私为民回报党恩

时间:2018-06-19 20:52:33 作者:临沂民生网

一心向党90载初心不改 无私为民数年奉献乡亲 ——追记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老党员丁元柱

5月30日,一场特殊的党费交接仪式在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文化广场上举行。已故老党员丁元柱的亲人,将一个装有1.2万元党费的信封,郑重地交到该村党支部书记丁明文手中。信封上写着:“丁元柱1.2万元党费,东高榆村党支部丁明文书记转交党组织。2018年3月2号”。

“在交党费上,丁元柱总是‘超额’完成任务。”拿着这份沉甸甸的“特殊党费”,丁明文说。按组织规定,农村党员每人每年只需交纳6元党费,丁元柱每次都交100元。从1945年1月入党到2018年3月生命最后,一笔笔党费,印记着这位老党员终生跟随党、忠诚于党的初心。

一心为党做事

在熟悉丁元柱的人眼中,他为青年时就愿意跟着党。1928年出生的丁元柱,11岁,仗着水性好,一个人就敢抹黑去河对岸的敌占区,给共产党送信。17岁,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岁,在党组织的召唤下,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和解放临沂城的战役,在沭河岸边埋地雷、搞伏击。20岁,淮海战役打响后,成为民兵队的司务长,带着全镇民兵,向前线运送粮食和军用物资。

到了新中国时期,1956年,有400余年木梳加工历史的东高榆村办起了木梳农业合作社。为了打破江南独占木梳市场的局面,村里安排丁元柱负责外销这一重任。

蹬着自行车,后座绑上两箱大红漆的木梳,住最便宜的旅馆,饿了啃煎饼,渴了喝凉水,丁元柱跑遍了鲁苏一带。“不是自家的买卖,天天也玩命似的干。丁元柱老说,他的命是党的,村里的事就是他的事。”说起丁元柱的认真劲,曾经和他一起跑外销的村民陈兆华说。

功夫不负苦心人,丁元柱将东高榆的木梳卖到了日照、徐州等地。曾经在合作社工作的陈茂利说,“一把梳子一两角钱,合作社一年最多能产150万把。”

一心带民致富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已经60多岁的丁元柱依旧紧跟党走,国家大力倡导市场经济,就只身到临沂西郊摆摊卖梳子、搞批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党的政策好,咱是一名党员,就得积极跟着干。”丁元柱曾经这样对村里的年轻人说。他把临沂西郊美好的“钱景”告诉村民,鼓励大家勤劳致富,先后有20多名东高榆村民来到临沂西郊从事百货经营,挣下了一份家业。

“农村人到了城里,不知道水深水浅,全靠丁元柱给领路。”今年70岁的丁元业说,他跟着丁元柱的脚步到临沂打拼,从批发针线、木梳做起,如今已经形成规模千万的销售公司。

丁元柱一直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领全村的乡亲们都富起来”。多年来,村里习惯给木梳漆大红色。而丁元柱自己收购木梳,自己创新技艺勾兑熬颜料,一把木梳两头刷不同颜色。多一个颜色,多卖两分钱。

这些细小处的商机、学来的技术,丁元柱没有忘记“共享”给全村。在他的带动下,东高榆村如今已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木梳加工销售基地,从业人员800多人,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

一心回报党恩

作为一名老党员,丁元柱没有忘记党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忘记哺育他成长的家乡热土。

“丁元柱回村里,都是骑着电动三轮车,就为了省20元车费。但是村里有困难找他,他却非常大方。”提起丁元柱,村党支部书记丁明文说。

2008年春天,村里修“村村通”柏油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停工。听说这一消息,他拿出积攒的6万元现金,让儿子开车赶路送回村里,解决了燃眉之急。

修路6万元、安路灯5000元、建学校38.8万元、美丽乡村20万元……村里的发展,到处都有丁元柱的影子。除此之外,自1994年以来,丁元柱每到过年就自掏腰包,委托村委给困难户送钱送物。近几年患病后,他又把这件事情交给儿子“接力”。24年来,丁元柱父子的“春节红包”累计已达115.6万元。

今年春节,丁明文和全村党员到医院给已经90岁高龄的丁元柱拜年,丁元柱十分高兴:“党培养了我,我回报给党的却有限,感谢组织惦记着我。我现在身体不好了,以后让我的孩子继续为组织多做贡献。”“父亲以前常对俺弟兄几个说,水流千里归大海。党的政策好,让咱挣了钱,千万不能忘了党的恩情。现在父亲去世了,但是给村里出力的事,我一定继续延续下去。”丁元柱的儿子丁肇颂说。

孙烨 梁晓艳 徐德理

打印